受訪專家: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 張海澄
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副主任藥師 馮煥村
本報記者 李珍玉
隨著科學技術發展,新藥研發日新月異,特別是近些年小分子靶向藥、抗體藥物的加速研發,給疾病治療帶來無限可能。不過,一些患者和醫生也反映,新藥價格多比老藥貴不少,但效果不一定比老藥好。新藥真的沒那么“特效”了嗎?
新藥療效褒貶不一
近年來,新藥層出不窮,為醫生和患者對抗疾病提供了更多選擇。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張海澄介紹,心血管疾病治療領域推出了不少新藥、好藥。比如在應對家族遺傳性或頑固混合型高脂血癥方面,新降血脂藥依洛尤單抗、阿利西尤單抗注射液有突破性療效,已經納入醫保,每兩周打一針,價格約300元;新降血脂藥英克西蘭也剛批準上市,用藥頻率降低到每半年打一針。心衰治療方面,新四聯藥中,沙庫巴曲纈沙坦和列凈類藥物為新藥,對心臟和腎臟能起到較好保護作用。
癌癥治療領域,新藥的突破性成果也不少。比如我國自主研發的靶向藥吡咯替尼,可使乳腺癌腦轉移緩解率接近75%,超過國外同類產品25~40個百分點。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新藥伊馬替尼、尼洛替尼、達沙替尼等,可針對基因異常進行精準治療。還有控血壓新藥硝苯地平控釋片、新型抗凝藥達比加群酯等,通過對老藥結構或劑型進行改良,不良反應減少,療效有所提高。
不過,全球創新藥物研發也面臨產出不足或效果不一定優于老藥的窘狀?!缎掠⒏裉m醫學雜志》刊登的一項新研究顯示,2011~2020年,美國和歐洲批準的新藥首要適應證中,只有不到一半療效比現有療法有所提高。德國科學家發現,制藥公司往往不會將新藥與市場上效果最好的藥物進行比較,只是簡單地與安慰劑或低劑量同類藥物比對,長達數十年時間里,大部分上市新藥效果乏善可陳。瑞典哥德堡大學研究者統計,過去10年間,瑞典藥品管理部門審批的22款抗癌新藥中,僅7種被證實對患者有療效,15種療效缺乏相關證據,且只有一款被證實既能延長患者壽命,也能提高生活質量?!缎掠⒏裉m醫學雜志》另一項研究顯示,2011年至2017年期間,在德國(同時也在歐盟各國)獲批上市的216種新藥中,只有25%被認為具有較大附加益處,超過一半的新藥(58%)無法證實對患者發病率、死亡率或健康相關生活質量存在額外益處。
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副主任藥師馮煥村告訴《生命時報》記者,對于新藥的療效,大家褒貶不一。有些新藥臨床價值或療效比老藥好,有些則不一定。根據《中國新藥雜志》的一項研究,2020年,我國臨床高價值新藥占優先審批藥品的1/5,突破性新藥所占比例較少。
新藥價格通常較貴。專家表示,為了鼓勵研發,新藥都有一定自主定價權。比如,治療罕見病脊髓性肌萎縮癥的諾西那生鈉注射液,以前一支約達70萬元,國家實施藥品集采政策后,才降到3萬~4萬元;治療法布雷病的瑞普佳,一年用藥費用上百萬元,被納入醫保后國家承擔95%藥品費用,一年也要6萬元左右;心內科常用的抗血小板藥物氯吡格雷(一粒75毫克)和阿司匹林(一粒100毫克)藥價分別為2元多和0.5元,制成復方制劑的新藥后,一粒價格為9元多,提高到原來3倍以上。
為何難有“特效”
新藥備受關注,不僅因為價格高昂,更在于患者對其在新適應證方面抱有特別期望。但為何新藥很難有“特效”呢?受訪專家分析,首先,有價值新藥開發周期長、成本大,上市既慢又難。國際上,一款新藥從研發到上市通常要10~15年時間。根據美國塔夫茨大學藥物研發研究中心數據,目前開發一款新藥平均成本為25.6億美元(約合186.9億元人民幣),其中平均研發開支為14億美元(約合102.2億元人民幣),同期由于臨床試驗失敗、研發時間長導致的投資損失約11.6億美元(約合84.7億元人民幣)。新藥研發本身就要花費巨大成本,所謂“特效藥”則是新藥中的翹楚,其研發到上市,更難一蹴而就。
其次,一些快速審批新藥臨床試驗可能不充分。很多國家藥品監管部門都有新藥快速審批通道,涉及重大突破的新藥與附條件上市的急需藥品,如抗腫瘤藥、罕見病用藥、新冠疫情時期的疫苗、小分子藥等。這些藥物臨床試驗次數相對少,部分試驗結果甚至是依據數據模型、人類生物標記物,而非臨床患者。因此,相比于臨床使用時間較長、安全性與療效得到驗證的老藥,新藥上市后在監測過程中不可避免會被發現一些問題。
再者,有些新藥重復開發多且缺乏突破性。部分新藥是在療效較好的藥品基礎上,稍微改變化學結構,相對投入少、安全性高、藥企收益快,但療效大同小異。比如抗菌素鹽酸左氧氟沙星,集中采購后價格很便宜,有些廠家把鹽酸替換,推出“創新藥”乳酸左氧氟沙星,定價高出幾倍。但顯然,這類新藥很難成為“特效藥”。
最后,利益導向下或存在不合規情況。今年6月,中國臨床腫瘤學會副理事長秦叔逵在“抗腫瘤創新藥臨床研究論壇”上表示,現在很多醫生不做研究,把工作交由第三方公司,由未必具備足夠醫學研究能力的臨床研究監查員或研究協調員操作。為使新藥快速上市,中間很可能出現研究過程不嚴謹、數據不準確、評審卻順利過關的情況,臨床藥物試驗的質量把控令人擔憂。
提高“首創藥”研發能力
兩位專家強調,不管老藥新藥,一定要選對的藥,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?;颊呷魬美纤幱携熜?,或對新藥不耐受,可考慮繼續使用老藥。關鍵看醫生的用藥推薦,患者也要留意用藥效果,觀察有無不良反應。張海澄表示:“老藥新藥都有好藥。新藥是否比老藥好,要看臨床證據,做隨機雙盲多中心大樣本研究,除了安慰劑,還應與現有有效藥物對比,除了是否緩解癥狀、改善指標,還要重點觀察能否減少死亡率、延長生存時間等遠期效果?!?
藥廠應結合臨床需求,在用藥效果較差或無藥可治的領域多下功夫,聚焦新靶點、新機制的“首創藥物”研發能力,制定優先藥發展戰略,比如把重點放在小分子藥物、單克隆抗體藥方面,多研究常見病、多發病、有影響的慢病。根據《中國新藥注冊臨床試驗進展年度報告(2021年)》,2021年我國在老年人和兒童中開展的臨床試驗研究僅占0.1%和2.9%。馮煥村建議,未來應加強針對老年人和兒童等特殊人群的新藥研發。
國家可繼續出臺創新藥激勵政策,調動科研人員研發積極性,減少重復研發和投入。藥價方面,醫保政策應向真正有創新價值的藥品傾斜,進一步優化審批程序。臨床試驗管理方面,需確立權威的第三方數據核查機構,從立法、驗收、監督等各環節提高造假者的違法成本,杜絕代勞、作假問題。此外,應加強新藥上市后的再評價,對于不良反應或副作用較大的新藥,優化退出淘汰機制。 ▲